《昨夜的双拥路》观众评论选
来源:互联网(2007-2009)

谢谢各位观众: )


虽然我也没有记住两个男主人公的名字 我想编剧是有意用两个最普通的名字来做符号的 他们可以指代我们任何人 两个人物平凡到可以互换身份 也没有任何影响 我想我们的生活大体也就如此了 大同小异的成长经历 工作后经常碰面的还是那几个同学 聊的话题也永远是汇报各自近况 闲扯淡一番后就各自回家 这样的现象放到谁身上都能成立 如果拿掉每个人的名字、五官 脸上显现的只是各自经历、思想 那路上肯定都是面容模糊的人了
虽然我对话剧一无所知 但看到此桥段 真的非常惊喜 我想如此妙的构思一定是出自戏剧理论里的某个经典表现手法 不知我有没有猜对
还有四位人物多次重复的“无聊 没劲 真没意思 没有办法” 这完全就是我和我朋友平日相处 到最后意兴阑珊时的状态 每每到这个时候 我都感到很无力 无聊的话题都讲尽了 大家还要作出相亲相爱的样子 非要熬到相对无趣了才各自作罢 这样的相处模式还总是周而复始乐此不彼 很难找到一群和自己经历相似的朋友 和自己有着相同的观念 朋友有时候是用来打发时间的 所以我即便和朋友在一起还是要走神
现场看到的这段嘎然而止相对无语 我不顾坐在旁边的朋友 暗自发笑了好几次
我想我一定没有完全理解到该剧的精髓 只是很粗浅的有一些感受 现场最得导演心声的应该就是最后发言的那个广东人啦 他提到了一位的英国戏剧家的名字(自然我是没有听过的)我看到导演的眼睛都发亮了 我想这出戏还是很有看头的 能让人琢磨很久(一如导演的诗~ 惭愧虽然我也不懂诗)如果你们还有机会演出 我还是想来看看
昨天看的时候 那些对儿时的回忆 我听了是即陌生又熟悉 拼命在那回忆我童年时的情景 还有看《默默和粘粘》的时候 也产生了同样的困惑 我看这些总是有距离感 根据我以往的经验 我知道我的童年和这些还真是有些区别 我想这大概也是你们一直在探讨的一个命题 我们是不是已经变的面目全非 忘了童年的样子 很多人应该都会在里面找到自己儿时的影子 而我则又一次回审了自己 总算认识到即使我的童年不太像样 但就是这些卑微 微弱的力量筑就了今日的我 我想我应该坦然的接受这个事实

摘自:淘宝网站内信 发件人: attid_kp

 

 

12月1日晚,下河迷仓,和晶珍一起去看《昨夜的双拥路》,关于记忆、青春、恐惧、改变、轮回、无常及倒塌。被现代生活的重复和繁琐逗笑的我们,心底有着说不出的悲伤。


摘自: http://yaoke.blogdriver.com/yaoke/1289515.html

 

 

 

7点半过一点,《昨夜的双拥路》正式开演。坐在右侧最外边第二排,视野多少受了限制。但还是很努力地举着相机拍照。故事本身很简单,就是说四个高中同学多年后意外碰到不醉不归的事情,但背景却很有趣地被刻意模糊了。不知道为什么,我在里面看到了很多80年左右出生的青年——即将奔向而立之年的青年们所迷惘、愤怒、欢喜、哀伤的东西:一些回忆,一些梦想,一些态度,一些无奈的现实,一些黯淡去了却依然存在的希望。演出过程中剧场中爆发出阵阵笑声,后来才知道那些有点儿荤的段子都是演员的零时发挥,而非导演同志的本性毕露,恩香菇我们错怪你了。只能说我看完这个剧以后觉得有些伤感,因为相比之下我们身边所有的戏都显得有那么些稚嫩——是的我只能选择这个形容词——所有的大学生都他妈是愤青,从古到今都是,是的这句话说的太确凿太真诚了,我们习惯用难解的语言表达最晦涩、尖锐的思想,我们习惯于故弄玄虚地表达我们的愤怒和喜悦,却不知道平淡是真,如何用最直白的方式达致某些东西才是最重要的,凝练而不失自我风格才是最高境界。这一点,不论于我,还是于我这个年纪热中于写作的人,恐怕都是一句警示。


摘自:http://www.neocha.com/agina/blog!9680.html

 


与话剧无关的文章,匆匆扫了一眼后却搭建起了心中的双拥路。那条道路应该是在记忆里伴着成长的,有呼之欲出的市俗气,街口有卖油墩子的小贩,吆喝着一个5毛钱。小学的大门拉开,一个个排着小中队的绿豆芽们就三三两两的散开来,被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接走的,也有成群结队回家的。下了班的大人们骑着自行车在路上穿梭,车筐里装着刚刚杀好价准备回家下厨的肉菜。就在这样热闹拥挤的被体制解放急奔回家的时刻,一个背影挺拔的交警总是映衬着夕阳西下,认真地指挥着交通。每个人的脸上都有着喜庆,这喜庆倒好似过节般的,远远的忘去人影匆匆却是聚成团的热闹涌动,远远的听去不似过节的欢歌但却是沸腾非凡。

整条街就一下子活起来了,好似话剧最后一幕所有的立方盒子都轰然倒塌后一般。
每个人的记忆里总是有这样的街道吧,我想。那些好听的路名就会随着记忆一条一条在脑海里构建出来,比如双拥路。只是,它们永远只能是记忆了。人长大了,走了一批又来一批,道路改造了,换了头面再换路名。在不断的改造中,记忆的符号就这样丢失了。站在街道的中央,念着陌生的街牌号,那个你所要寻觅的门牌就丢失在一连串阿拉伯数字里了,连同你无法确定的记忆一起,深深地埋藏在了那些物质高楼里。

他们也迷失了,王伟、张涛、赵莉、李敏,百家姓的四大姓氏,加上平庸的字,全国有无数个他们。第一幕的一声京剧唱腔,把你从回忆里拉了出来。宅男型的张涛家里来了中学同学王伟,王伟奉四哥的命来砍他的右手。张涛定了满汉全席打算不醉不归,送外卖的李敏和张莉又恰巧同是双拥路中学的同学。于是,四个人玩起了少时的游戏,半醉半醒的他们又相互错乱了身份。一断断精心设计的对白让四个人陷入了集体迷失的荒谬。狂欢后生命的无聊与无趣在每一张前一秒还欢腾的脸上即刻转成了空洞,那空洞的停留就好像是自己生活的一个个剪影。一直看不清的视线就是我们平时对视时的距离,人与人的关系是不真切的却又满堆着笑容,我们永远看不清他人的或者自己的心,我们看清楚的从来只是外卖上的菜单,和无数打包的饭盒。一箱一箱的钱换来一堆一堆不环保的饭盒。一箱一箱的欲望填补一堆一堆的空虚和迷失。

在物质的欢喜下我们不曾惊醒,即便是那一声意味深长的京腔,也为能将我们从梦中唤醒。
一箱堆积成幕布的纸箱坍塌了,导演想推翻人们心中的唯物质,让昨夜如记忆美好的双拥路渐渐在心中滋长。这是美好的心愿,只是时代虽仓促,人虽好似浮游,但是集体的迷失将现在及更长的未来里是寒夜里保温毯包裹中的美梦。而真正春天的故事,我们需要更坚定、更大范围、更具破坏力的复兴。


摘自:http://mogu.mytupa.com/blog/view.php?id=e6b6acd5f205909e85935acac50d0ea3

 

 


第一次接触实验话剧
第一次放声大笑,发自内心,几乎达到抽搐状态,几个月以来的第一次(忘了上一次是什么时候,也许从来就没有过)
故事在四个人物之间展开,他们是四个人,也可以压根,就是同一个人
故事发生在公元四十一世纪(也可以是十四世纪?都不重要)
人的意识是奇怪并且脆弱的
在生活中,我们无时不笼罩在对于未知事态的恐怖与不安之中,我们总是莫名地惊恐与焦燥
随之而来的是精神的交错与混乱
剧终,作为舞台布景的层层纸箱被推倒,观众们都不知所以然,围着导演想问个究竟,座答会很壮观,也很自由
导演还是把包袱扔了回来,"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感受,都有属于自己的答案"
的确,为什么凡事都要问个清楚,弄个明白呢?留个悬念不更美好?
不过,可以肯定的是:观众中的大多数都感受强烈,并且十分享受.作为演出,那还不够么?


摘自:http://forestwang2007.spaces.live.com/Blog/cns!A56B5F120383831E!418.entry

 

 



90分钟的表演。两男两女的舞台。夸张的面部表情。莫名其妙的剧情。让人捧腹又引人深思的台词。在难忘今宵的音乐中谢幕。
结束后的交流会,导演低调含蓄略带害羞的自己倒了杯啤酒拿在手里。
面对第一个女生毫不客气提出的"完全看不懂要讲什么"的问题不置可否的微笑。
白衣Y-3主演(窃以为神似黄磊)详尽的表述自己的理解获得了大部分认同并博得一阵阵掌声。
最后上戏的博士生导师(一和蔼的老头头不过一看就是搞艺术的)做了总结性发言。散场。
白衣Y-3主演说。里面夸张的数字代表了日益膨胀的物质生活,在这种生活中人们渐渐忽略了精神上的需求,渐渐模糊了自己究竟是谁。
里面中国特色的地名等等也带给我们一些思考。
上戏博导说,最后时间之墙(就是一堆纸箱子)的坍塌给了我们很多启示。(说实话,真真没看出来什么时间之墙)
反正就鄙人浅薄的理解来说,名字只不过是个符号而已,在不同的名字后面都是大同小异的故事,欺骗或者被欺骗,利用或者被利用。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就是你,你就是我。但我认识的你究竟是不是你,我又究竟是不是真正的自己,无从得知。
不断重复的"他们来了"中的他们,也许就是我们赤裸裸的灵魂吧。
有时候我也想,到底是做个明白的糊涂人好呢还是做个糊涂的明白人好。
也许人生就像这部话剧一样,不过是场闹剧。


摘自:http://ecnuslws.spaces.live.com/blog/cns!7A97B5A3612D2289!1583.entry#comment

 

 

在这个物质膨胀的世界,人们常常会觉得寂寞,迷失自己,不知道自己是谁.精神压力的释放,需要寻找路途.

摘自:http://design20.spaces.live.com/blog/cns!b10a2e0da10a193e!755.entry

 

 

毕竟是第一次看话剧 即使知道只是小剧场 到了现场发现其实也根本算不上什么剧场 可以说是一个很简陋很简陋的场子 但还是不免有些紧张 开始时也看得很认真 总想琢磨着出个道理来 什么1234万5678块的房租 N长的电话号码 人物之间错开的目光 时断时续的对话 刻意的停滞等等等等 总该有个目的的吧 让我想想 我是从哪儿开始完全放松了下来了呢 也许就是从第三方出现 或许更早在讨论跺哪些手指的时候吧 总之有点儿记不起来了 最后也就当个闹剧看了 还无聊的打起了呵欠 也还算是看了下来 就是没看出个所以然
不过 也确实是看不出个所以然来的剧 呵呵
我是我 我非我 剧中一位主角大叔说
那么我是什么 什么又能被称之以我呢 似乎都没有答案 也许剧中根本就没有答案 也不需要什么答案 就是这么一种状态 最后完全崩塌 毁灭的结果就是答案 就是结局 无他

摘自:http://livre.blogbus.com/logs/11379222.html

 

 

 

 

这是看的第一出舞台剧。
开场的莫名让人觉得很有意思,想来这也许就是一场荒诞剧,物极必反的道理,看似荒诞的东西容易让人遐想连番。
坐在第一排,唯一富有能动性的就是演员夸张的表情和停顿片刻的安静。因为这里只需要一个小小的舞台。
关于故事的情节很难描述明白,或者这本身就是一场不存在的聚会,所谓“聚会”也只是在空间中人与人互相的遇见和遗忘,不断重复而又不自知的过程。
只能说它让人幻想起很多不真实的问题,比如时空的转换,人与人之间“本我”与“非我”的大同小异,人无穷壮大的欲望在攀比中的渺小,
内心的无名恐惧感只是自己的心魔。
感觉编剧因为心内的空虚感到痛苦,能感到空虚吞噬着他一寸又一寸,于是想要发泄出来,俗称愤青阶段(希望不要生气),那是没有出口的表达,
为了表达而表达,于是忘记了要表达什么。
原来一直追求的忽然都已经拥有,身体满了,头脑就空了。
这个短短的一个半小时,是一个越画越大的框,不断涌现的生活迷惑如不同的点,断断续续,滴滴答答,点到为止的错落在框里,而我没有能够把它们
串联在一起。这是我感到遗憾的地方。散沙如灰还是我想象力太丰富?
也许《昨夜的双拥路》换做是剧本看的话,一定是我非常喜欢的。因为我可以用眼睛去看那些特定的词汇,用脑袋去幻想不存在的主人公,而摒弃我不中用
的耳朵,耳朵总是稍稍迟钝,并且没有重播功能。
给些小小的建议吧,重复是个很好的手法,不过当观众已经能猜到下一段重复的独白时,请稍稍给我们一些惊喜感。(可以参考《大话西游》里菠萝波罗蜜的那段)
台上演出的都是迷茫困惑的人,台下看的也许大部分也是这样,可能更甚于台上的人,那么有一个人或许在某段时间里应该是清醒的。如同这个世纪又出现了个雷锋,
他的出现不再是为了像他学习,仅仅只是起到刺激的作用,能像芙蓉姐姐那样就该很庆幸了。榜样的作用依旧强大。
呵呵,还有“洒钱”的互动很好,只是一定要横着洒,竖着飞来就有点变成了尖刀了。
这真是一个自食恶果的年代。

摘自:http://ayashi24banban.spaces.live.com

 

就是看了这段报道,内心佩服年轻人的激情和执行力,决定要一睹为快!索票相当顺利,好不容易摸到下河迷仓(真够迷的),抢到座,内心充满期待.说实话,演员的表现力很到位,现场气氛很活跃.只是,看到最后一秒,也不知道导演究竟要表达怎么一个主题!我起先很绝望,怎么自己的领悟能力这么弱?左右都是陌生人,特别想问问他们,有没有看明白,能给我讲讲么?还是忍住了,不想让别人觉得我傻得冒泡,况且演出结束还有个坐谈会,观众可以和演员交流心得.且看看别人的真知灼见吧,我心想.第一个发言的就直问导演,没看明白,导演你究竟想说个什么主题啊?我内心真是狂喜啊,原来还有人和我一样没看明白的!导演说,你说呢?又一个声音问,哎——导演,结局到底什么意思啊?为什么这么安排啊?导演说,你觉得什么意思就是什么意思.更多的声音涌向台上,我们就是没明白什么意思才问您的呢!导演说,你觉得有意思就有意思,你觉得没意思,那就是没意思. ……… 我狂晕啊!开溜了.回来后搜索他们的主页,有对导演的采访,想从中挖出导演的意图.记者问导演,想通过《昨夜的双拥路》这部剧探讨怎样一个主题?导演说,我什么也没说!MY GOD!难道这就是实验话剧?

摘自:http://fanglin1980.spaces.live.com/Blog/cns!1D64B341D0C25FDF!814.entry

 

 

 

夸张的几十位数的电话号码、堆砌如山的纸箱环境、连续不断的白色垃圾、外加让观众长时间的等待。。。在这个时代,一切都被放大了;接着,互换角色玩游戏,你是我,我是你,我是你吗,你是我吗。。。在这个时代,谁也分不清谁是谁。。。 是啊,在这个时代,没有理想,没有自我,没有灵魂,一切的思想都游离在空气中,一切的观点都可以轻易地被别人所动摇。。。 于是乎,突然怀念起昨夜的双拥路了,那极具代表的中国化的歌曲名字以及旋律,不是吗?

摘自:http://w0wangling.spaces.live.com/blog/cns!2B7A6A6E21FD0B2B!4033.entry#comment

 

 

 

从下河迷仓往回赶的路上,风正紧,脑海中不断闪现的是舞台上两男两女不知疲倦的传递着一包包装满一次性快餐盒的塑料袋的画面。偶尔会问一句:“还有吗?”更多的是沉默,仿佛人人都习惯了这种无言的感觉——毋宁说是无视。没有谁会问这些饭盒中装了什么,从何而来,质量如何,没有人关心,最后点燃沉默的还是那个耳熟能详的问题:“多少钱?”
多少钱?多少钱!多少钱。这非常重要。构成了我们整个生命历程的重心。我们在真实的生活中一遍遍的重复着《双拥路》里的这个画面——我们从来不会选择,只懂接受;我们从来不会拒绝,只懂笑纳;我们亦从来不喜欢思考,只希望被灌输。成千上万的新闻、信息、知识、传闻、意见……从电视荧屏中,网络信号中,学校里以施暴者的丑态强暴我们的头脑,奴役我们的心灵。而我们在做什么呢?我们在问:这个,多少钱?然后微笑着接受。记住!要有礼貌!于是我们还不忘甜美的应酬到:谢谢!
与其说《双拥路》是一个寓言,它更像一出挑衅。但它不敢将其挑明,如同从洞穴外归来的哲人,思索着如何安全的对眼前这些双手反绑、眼睛只看得见烛影的人们诉说真知。挑衅?挑衅,挑衅这个时代,而非这个时代里的可怜虫。我们有无数的证书和荣誉去证明自身对剥削者的利用价值;我们有无数的理由和借口去让自己相信生活是多么的充实而向上;同样,我们也有无数的电话号码、名片、关系和人脉可供自己打点这个复杂的社会。我们赢得了各种各样的身份:作家、服务员、老板、经理、白领……。我们可以是任何人,所有人——不幸的是,身份欺骗了我们。身份强奸了我们。我们没有了自己,像油灯没有了芯,树木没有了根,水中没有了倒影。每个人心中都在幻想自己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月薪多少?会几国语言?什么学历?我们在幻想中生存,在身份中意淫,在关系中繁殖。却几乎没有一个人会问:我们自己是谁?是哪一条河水养育了我?哪阵风把我吹来?——“身份”的鲜花在肆意绽放,“自我”的种子却无处安家。
欣慰的是,《双拥路》的创作人员没有停止思考。导演本质上无疑是积极乐观的,因为他还是主动地设计了最后一幕:纸盒子堆砌的墙被推倒了。这一幕本来可有可无,然而加上去之后便使得之前整个压抑的气氛顿时明亮起来。可是,我却没有因此而更加宽心。一个更大的疑问随之到来:是谁推倒的这面墙?纸盒墙象征着伫立于整个社会和人心之上的桎梏,这个桎梏是伴随着整个“现代社会”而自发形成的,每一个“现代人”都无一例外的置身其中,我们是无从察觉的,所以当这座墙坍塌的时候,舞台上和舞台下的“我们”仍然若无其事。体制外的力量将墙推倒了,但这种力量又真的能把人从“现代性”中解放出来吗?恐怕不会像导演所预料的那么乐观。“现代性”的人只能通过从日常生活批判开始得以自救,而绝不能依靠“救世主”或是“它者”的力量。可世俗的人啊,能够长久地忍受这条道路上的荆棘和艰辛吗?我并不如导演一般乐观。
生活中总有些东西是美好而又纯真的,譬如《双拥路》这出舞台剧。有个卤莽的想法,想把它的结尾稍稍再改动一下,好吗?
让我们自己——你、我、他——自己,将墙推倒。

摘自:中仁的邮件

 

 

现代社会以其突飞猛进和光怪陆离颠覆了人们对传统、对历史和对自我的记忆。我是谁?我是我吗?当别人无法了解自己时,我们一直认为我是可以确定的存在、是有准确的时空记忆的,我至少是可以自我认识的。但当资本、外物强势的侵入并裹胁我们的生活时,确定的自我认识却脆弱的轰然倒塌,在一系列悖反的镜像中,我们丧失了自我认同和自我思考,错乱的关系中我们陷入了别人的话语场而无力自拔,心灵的被奴役感造就了人的迷茫、空虚,并孳生了对社会的恐惧。我究竟是谁?我的意义在哪里?我们还能否找回自我,回归自我?在资本、商业垄断和奴役一切的今天,《昨夜的双拥路》以清醒深邃的问题意识启迪了人们对这一人生终极问题的哲学思考,足见其团队成员不凡的思维水准和文化意识,每一个人在忍俊不禁的同时,或许更多的是对自我深沉的思考。

摘自:某高校教授的评论

 

 

 

 

迷仓实在是个不会让人失望的地方
那个吐着烟的马远带我看的阴道独白 到这次一个人去看得昨夜的双拥路
去看双拥路前 在他们的网站上听了双拥路的校歌 歌词写的真好
我的裤子破了个洞 多么美妙的句子 就像我们都曾经有过的那些日子
虽然有个洞 却并不影响我们继续 兴奋的前进着
去看双拥路的人多得不太符合迷仓的feel 各式各样的 卷发的直发的 染了头发的 穿高跟鞋的 戴眼镜的
没有坐到好位置 其实我在龙曹路徘徊已久
“我是王伟啊” 特别喜欢那个叫王伟的男人 重复这句话
冷静的杀人 冷静的要了你的胳膊 一张撕都撕不开的脸
中学同学的奇怪的相会,谁当初剥了谁的衣服,谁当初爱上过谁,这些看来陈芝麻烂谷子的事情现在想来却依旧值得来追究一番
大家喝了酒,谁是谁已经不太重要
于是最后观众们一头雾水,而我热血沸腾.
如果你要问我双拥路说了什么,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得到了什么人生的启示。以上的答案让那些在乎的人追求去吧
而我听到的是表演凝滞时候演员的呼吸,我看到的是那些满汉全席的白色饭盒被传进场内,然后蔓延,即使在最后一排的我也不能幸免。
没有任何的道理套路可循,双拥路像达达主义。导演的长发和谦恭的笑,似要告诉你,你们就自己去猜吧,捉摸吧。
双拥路在很深的秋夜结束了,好像做了场梦,醒了之后什么记忆并没有发生什么变化。
当某些记忆突然来敲你门的时候,你要请他进来,你们一起喝酒,然后一起醉,再然后就是第二天的新生活了。

摘自:http://pigin55.blogcn.com/diary,12423271.shtml

 

 

 

平淡之下的情怀

《昨夜的双拥路》是聆舞文化聯盟的第四个作品(据我所知),在聆舞的一系列作品中,我们不难发现他们对于自身生活的反省和探究始终贯穿。从最早的《地下室的男人,绿裙子走了》到之后的《哲学弥撒曲》、《默默与粘粘》,还有这部《昨夜的双拥路》,我们都能在这群和自己年龄相仿的戏剧人身上看到自己生活中的问题和存在。对于这样的原创戏剧,是我所欣赏的。
《昨夜的双拥路》和之前的作品相比,个人认为更为平淡。一个不知道在哪里的人突然遇到了自己的老同学,然后说是什么四哥派来的,要取走他的一个手臂,然后他们叫外卖,来送外卖的女服务员和女老板也都是老同学,他们在一起喝酒、聊天、说以前的故事、玩小时候的游戏、最后唱起了双拥路中学校歌。在演出的过程中,人物与人物之间的关系若有若无,身份经常颠倒互换,他们的回忆也似真似假,唯一那首校歌,在共同的记忆中,在舞台上空飘荡。
乍看起来貌似这戏没什么高潮,但这是一个有情怀的作品。中学是很久以前的过去了,象征着青春、纯真和记忆。在日渐繁复的现代化都市中,这些东西被渐渐隐没,电话号码的长度让人匪夷所思,象征物质的外卖多得让人捧腹大笑,钱是一箱箱搬出来的,像扑克一样满天废物;我们对于我们的过去、我们的曾经、我们来的地方都越来越淡忘了——但这些却意味这“我们是谁?”中学是情感记忆的隐喻,是曾经的现实,是人生出发的地方原点。王伟、李敏、张丽等究竟是谁已经不重要了,他们各自生活在这个现代化都市中,他们的所作所为、何去何从都不知道,甚至他们是不是双拥路中学的都很难讲,但那首校歌确实如此的饱含感情。“双拥”这个那么有当年中国代表性的词汇,在现在看来是那么的土,但其中有人情,有感动,有友谊,有爱情,有人最基本的东西。而这不正是现在这么个高度物质发展的现在所没有的吗?我们进步了?我们长大了?还是我们其实早就死了?可能只有在集体高唱校歌的时候,这种情怀才得以回到我们中间。
当把舞台围得密不透风的象征物质生活的箱子倒塌的时候,背后是我们所在的下河迷仓的现实景象,我们回到了现实,回到了我们真实所在的地方,但我们的问题却不能被回避。世界上有千千万万个被“箱子”密封住的地方,有数以万计的愿意被“箱子”密封的人们,包括我们自己,我们要如何去面对我们自身的存在和意义?这是我们每个观众的问题。
曾经的年少早已过去,我们都已经“长大”不可能再回头了,但你一定还记得那个“双拥路”和它附近的拉面馆、电影院、小卖部,那些熟悉又陌生的青春稚嫩的面孔,那首要用点力才能想起来的动听质朴的“双拥路中学校歌”。就在心中,时不时地,轻轻为自己唱一遍吧。

作者:疯子 摘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5540382b01007wdf.html

 

 

戏有几分搞笑
隔着衣服咯吱观众
长如电报的电话号码
一箱箱的钱
满天飞的扑克
前排传来的
被我拨弄之后掉在你头上的
让我当众shining的饭盒们

单反机卡擦卡擦的声音
演员在舞台上的定格
前半场貌似独角戏
开场时的唱段
灯光的切换

四个可爱的演员
最后被推倒的盒子们
虽然一片狼藉
但是
这个荒诞的故事
能这么结束算是很好了

演后谈应该很不错的
可惜要赶车

我只知道
看完之后我突然很想念我的高中
很想念点缀在我记忆中的你们

 

摘自:http://bearsmile.xhblog.com/archives/2007/270403.shtml

 

 

 

按照现在流行的说法,我们70年代生人是“生于党的光辉照耀下,长于改革开放的大潮中”,我们这群人的最大共同点是,青春还没有开始,就已经结束。每个人在回想起自己的花样年华时,虽说也许还有许多遗憾和悔意,但那仅剩一点的激情与躁动,都早已被混乱的价值体系给洗涤得荡然无存。在轻吟着久违的校歌的间隙里,体味着生活的无奈与无聊。
那个唱着校歌的年月,该来的都来了,只是该说的没说,该爱的没爱,该做的也没做。只是当时已惘然,是的,惘然,当回过头来重拾旧梦时,我们只好把青春,解构成一个荒诞的游戏。
一个人有了缺点,或多或少会找个借口掩饰自己。其实张涛、王伟,只不过是同一个人的两个身份,我们都有着两个或者更多的名字,在那些名字后面,躲藏着无数自私的灵魂,他们长着相同的面孔。
PS:这就是我看完聆舞的《双拥路》后一点杂碎的感想,根本算不得剧评,说感想都很牵强,只是在观剧之后,从混乱的思维中抽出的一点头绪罢了。混乱,也许导演要告诉观众的正是这个:在这个原有价值体系轰然倒塌,而新体系又建立不起来的混乱年代,我们经历着按部就班看似有序实则虚妄的人生。然而全剧过于密集的笑料分散了观众的注意,使主题显得不那么明朗,也剥夺了观众思考的空间。演员的表演也太注重噱头,而忽视了人物的内心。难怪结束后很多观众直嚷“看不懂”。那个长相和剧情一样迷惘的导演直言不讳:看不懂就对了,给我的感觉是该剧是为了“迷惘”而迷惘。另外90分钟的戏我觉得起码有1/3可以压缩掉,多余的搞笑就不必了。

 

摘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4c3def4401000bwa.html


昨夜的双拥路,特别是一开头,对白很多,从租金超高的房子,到冗长的电话号码,到阿里不达的房间号,再到一箱一箱的钱.....周围所有的欲望不断膨胀,越听越烦躁,一直到售票员死了,观众中有了第一次笑声,笑什么呢?笑那个因为嫉妒售票员可以免费乘车而杀死售票员的家伙,还是笑售票员的同事对售票员消失的猜测,我们做的每件事情是不是都有着符合常理的目的,还是我们太任由自己的性子处理所有的事情。没人怀疑张涛,公交公司和售票员的老婆都认为售票员跟着他的姘头私奔了,火葬场也只需要死亡证明,其他的什么都不关心,哪怕装着尸体的是麻袋,我们对周围冷漠异常,没有善良的揣测与关心,有的只是抱着看笑话的期待心理对待周围的同事或者朋友。
四个老同学的见面让舞台聒噪起来,可是四个人没有存留的共同回忆,Y-3原本对一切一无所知,可是面对三个老同学的狂轰滥炸,他也渐渐相信了自己真的曾经做过一些事情,四个老同学努力撑着狂欢,可狂欢之后呢?我看不到演员眼中的空洞,但我感受得到瞬间传来的恐惧感,我们对一切都失去了兴趣,没有信仰,没有信念,我们忘记了曾经坚持的自尊与自强,忘记了曾经仰视的光荣与梦想,社会与生活带给我们的冲击足以使我们迷失自己,可我们也没有努力去寻找那个真正的我们,就这么继续被周围的一切影响着改造着。我吝啬于给别人留电话或者msn,即使是面对八年没见却忽然遇见的同学,如果八年没有任何的联系,那么,接下来的生活中彼此也不需要有交集。我跟老妈提起此事,她提醒我实际上是七年未见,某年寒假,他还送过我生日礼物......所以,忘记或者不忘记,只是一道选择题。
不想写了,就这样吧,相对于默默与粘粘,这个戏相对深刻了很多,至少对我而言。最后倒塌的到底是时间还是物质,我不清楚,我宁愿相信那是我们心里给自己竖起的一面墙,没了它,我们或许能看清众生中的自己,或许能看清周围到底有什么在影响着我们,改变着我们。
再多一句:剧场很简陋,没有空调没有暖气,只有头顶的排气扇呼呼作响,当初两个女孩光着脚在这里排演默默与粘粘一定很辛苦吧~

摘自:http://cuibisi.spaces.live.com/blog/


昨夜去看了《昨夜的双拥路》。
起初很久是两人间对话,站位安排很好,但略冗长的台词,使得看着好看的男A的面孔也不禁有些哈欠。
拨电话、报地址和点菜情节上的离谱数字表示过量的垃圾信息。
主人公之间的似曾相识,及身份错乱都体现出了人心底里普遍的一种焦虑。
往深里扯,往往还是对死亡的恐惧。怕死,因而亟以各种方式证明生——比如,用回忆来证明自己有过去。
男A上过双拥路小学,唱过校歌,喜欢过AB女生,还有一个哥们……姑且当是碎纸板吧,可拼成之后,你说得出这拼图叫MEMORY还是DREAM?毕竟这是有太多共同特征的两个抽象名词。
回忆证明过去。梦,不能证明。
所以,这样荒诞不经的一场梦,却不能证明我们生命的痕迹,难道还不够令人困惑和焦虑的吗?

剧中的小小包袱引发观众阵阵笑声,比如公交车,比如集结号,比如流氓宝钢(可惜这一条他们事后急忙撇清说是“保钢”)。
剧中也看得出编剧对生活的一些看法,比如“我们要把巴黎的巴黎人赶出去”,很容易使人产生别的想像。
剧中还有,过多纷乱的主题。
其实,我揣摩编导的原意是:现代人整日面对商品社会的垃圾和过量信息,更易迅速地遗失过去(可能是一些纯真美好的东西),现状有点糟糕,未来在哪里?
全难把握。
《昨》剧把最大的包袱在最后甩开——墙也似的纸箱子轰然压下。用编导的话来说,就是“生活中High到顶点之后,迎面而来的,是2百万立方米的空虚”。

对了,这是一出荒诞剧。搞不清昨天今天、巴黎上海,都不算观众的智商问题。
《等待戈多》首演时骂声一片。50年来,人们理解出了它那么多丰富而牛逼的涵义,可仍不能保证观看的时候不走神,不打哈欠。
时空和情节的离奇可能会使人摸不着头脑,暂时或者永远。
但永远鼓掌,给用心的人,给坚持原创的人,给不空谈而身体力行为的人。
上海民间艺术团体的成长,真是一件美好的事情:)

来自:Daisy的邮件

 

 

刚刚看完回来,很累,不过观众的总体热情很高。演员的表演很卖力,这点非常地赞!
  
  谈谈我的几点感受:
  1。可惜位子不是阶梯地那种,坐在3排以后的看起来就非常累。
  2。确实没有看懂,只看懂“胖老师和宝钢流氓”的那段,不值到的可以看看百度的“胖老师吧”。所以想肯定其他的情节也和这个有关,可惜本人才疏学浅没有搞明白。如果有个GUIDE就好了,可惜,之前预习的功课没有做好。
  3。之前感觉有点冗余,可能本人长久没有看话剧的缘故,总觉得自言自语的形势多了?其次后来的人物的转换角色没有搞清楚:)
  4。非常支持年轻人的创作和表演,再次为你们献出这场表演表示由衷感谢!
  5。观众的素质也很高,喜欢这样的环境、
  6。门口接待的MM相当PP,我五点来的时候非常热情,如果有该MM的联系方式请豆油我:)
  7。待续。欢迎大家补充!

摘自:豆瓣同城活动评论 http://www.douban.com/event/discussion/1130959/ 发言人:sxf11223344

 

 

去晚了,在楼上看的,视角还不错。
  可能开始设置了一个故事性的开始,以为是个完整的故事,耐心得看完后。原来是没有故事的。故事可能只有导演和演员知道,就是知道也不告诉你。
  告诉你了,就不叫实验性质的话剧。
  里面重复性的说些数字,太多次重复后,艺术的夸张没人艺术效果,有的只是压抑感。
  
  还是喜欢轻松点,比如第二段,有一阵哄笑,好像有过一次互动。所以说胖老师时候感觉懂了。
  还有就是推箱子用现场一个观众的话说是牛×。有同感。
  其他都没懂,后面都懒得去想,懒得去提问。
  因为这不是花钱去买电影票,导演没必要对你看没看懂,好不好负责任。虽然他说他什么都不知道,显得不在乎,其实导演比谁都在乎。

摘自:豆瓣同城活动评论 http://www.douban.com/event/discussion/1130959/ 发言人:gideon

 

 

 

开始和楼主有些同感,台词过多重复让人感觉有些冗长,略有些失去耐心。看第一段觉得貌似在说当今社会人际关系的疏离,到第二段是对社会体制的反讽吗?看的还是不很明白,觉得自己离戏剧还是有些距离,呵呵。结束后的提问觉得导演有所保留,也许是想给明天的观众保留悬念,或是给观众开放性的想象空间,毕竟实验剧相对属于比较个人化的作品,每个观众关注的角度也会不同,都说清道明反倒限制了。另,同意楼上某位观点,道具不环保,而且太过浪费...大致这样,希望能看到导演的评论:)

摘自:豆瓣同城活动评论 http://www.douban.com/event/discussion/1130959/ 发言人:solosoul

 

 

第一次看这种艺术形式。很新鲜。
感觉一:导演有诉求;感觉二:导演很年轻。
   我对开场前的歌曲连放比较有触动,有种跨越时空的感觉。尤其是听到了久违的《长江之歌》。剧情比较抽象,留给人想象的空间比较大。大概我已经过了青春诉求期,所以联想比较贫乏。如果是十多年前看到这部剧,可能产生的共鸣会更多一些。总得来说,我的感觉是用艰涩的表现手法来阐述一个简单的道理。——别怪我说话苛刻啊,呵呵,总有一天,你们也会长大。到那时,你们再回头看今天的作品,也会有我这样的感觉。
  
 但还是要为导演的精心构思和演员的出色表现鼓掌。你们很努力!希望未来能看到你们更成熟的艺术作品。

摘自:豆瓣同城活动评论 http://www.douban.com/event/discussion/1130959/ 发言人:sarah

 

 

一场实验话剧,因为名字叫做《昨夜的双拥路》,我决定去看。
下着雨,到达可当代的时候,还是看到很多人。城中热爱话剧的人还就是多啊就是多。白色的屋子里,民族唱法的老歌和流行歌曲间隔播放,让人有种时空交错感。
戏并不复杂,讲一个黑社会遵命前来上海砍人一条胳膊。说即将被砍的和砍人的是双拥路中学的同学。被砍的人开始叫外卖,2040年的外卖好贵,给钱都得成箱成箱地搬。
送外卖的也是双拥路中学的,于是三人一起喝酒。一会又来个送满汉全席的,是老板娘,也是一个学校的,四人一起喝酒。几个人之间还有交叉的情感。
喝着喝着,局势变了。砍人的和被砍的名字换了,服务员和老板娘的名字也换了。
到底谁是谁。不知道。谁知道呢,这又牵涉到一个古老的问题了,我是谁,我从哪里来到哪里去。
结尾放起了《难忘今宵》,让人觉得,今夜,大家一起开了个联欢会,只不过结束后,心里有点沉甸甸的,是一场有点不轻松的主题联欢。

摘自:http://huayeliannong.blog.tianya.cn/blogger/post_show.asp?BlogID=234362&Key=0&PostID=12481249&idWriter=0 作者:草也怜侬

 

 

有点解构的手法,没有剧情,其中暗示了一些社会的现象。比如物价上涨、通货膨胀、每个人都带着面具扮演各种角色、社会压力.....(呵呵,在好友的提示下,领悟到的~哎~再次叹一记阅历不够~) 其实,去看的目的大于关注台剧内容。 进了门,东看看,西看看。
来看的同龄人居多,还有上班族,都是时髦打扮。
还有站我旁边的一女人,拿出so cool的单反摆着专业的pose拍照,看得津津有味,哈哈的笑~还看到说着流利中文的外国美女~还看到刚下班的穿着老professional businessman~^_^ 仅有的4个演员,只有主角是上戏的。其他都是客串来的。另一男2号是相声演员兼诗人,幽默与忧郁双重性格的综合体~送外卖的小女生是编剧,好pp的编剧啊,做幕后可惜了~最吃惊的是学生打扮的老板娘,哎~走在校园里绝对不会发觉不合适,没想到,是一白领,ms做的蛮高级。哎~热爱艺术的职业女性~羡慕~导演么就是导演长相,跟电视上的一样,标准发型,浓密乌黑长发。 在戏里你会遇见送外卖的是你淡忘的同学,敲你家门的是你失去联络的好友。戏外坐你旁边可能是你的友邻,也许你读过他的评论。世界是这么神奇~我们以不同的方式遇见。以前你是单纯的孩子,怀着做警察的梦想。现在,你争我夺,混迹社会。现实和虚拟间转换身份,在不同场合不同地点,遇到的是一个人的不同面。 不拒绝遇见,但忐忑未知的到来。我不会在别人面前一套,背后又一套,但我也会有带面具保护自己的时候。

摘自:http://joyzzjin.spaces.live.com/Blog/cns!CD9881BCD64932D4!315.entry

 

的确很装逼。话剧结束演员谢幕的时候,观众鼓掌我拍手了,老姐把我的手一拉很大声的说,都没看懂你鼓个屁掌啊,所有人都回过头来看着我,好不尴尬。这是我第一次看独立话剧,自从初中毕业后我在也没看过什么话剧,对于话剧的印象就是学校的爱国主义教育。前几个星期老姐突然心血来潮的问我,咱们以后去看话剧吧,貌似很好玩的样子。于是从豆瓣上找了个话剧,免费入场,公演两天,约老姐去看。公演的第二天去看,看了豆瓣上的介绍以及第一天看过话剧人们的叙述评价,有了个印象。晚上在小雨中找了半天,终于到了那个艺术中心,很兴庆没有开演。整部剧反应的是现代都市社会背后,人与人之间感情的疏离和自我的迷失,有很浓的试验性色彩。对于整部戏我看懂了一些,我和大部分网友的观点一样,1主题不够鲜明。我的理解为,导演想表现的是像上海这种中国现代化都市,人与人之间貌似热情但实则功利物质,以及人心里的空虚。既然是要表现的是中国体制下的都市人,那我觉得就不应该有巴黎这些外国地名的出现,与剧中所提到的其他地名,共富花园,小康饭店背后所指的有矛盾------导演表现的是中国特色的现代都市,而不是世界上的其他城市。导演在这方面不够突出。2剧情节奏实在是太缓慢有点拖有点沉,求其是刚开始让一段,演员那些过多提问和重述,其实应该把这些提问删减一些,点到为止即可。以及到后来四个人聚到一起的对话,也不要有太多重复。当然这部剧也有亮点之处,最大的亮点就是结束那一幕,把背后的箱子的推倒,在舞台上堆满的纸箱。本来以为纸箱的堆叠只是为了掩盖舞台的不足。其实不然,剧中四人喝醉胡言乱语时(抑或说真话),背后的箱子突然推倒了,我的感觉是,很棒,那一幕,这些堆叠的很高的纸箱其实就是我们的城市,最后一幕表达了人们渴望解脱束缚,内心最深刻最朴质的希望。看过的人觉得那一幕就是牛b。当然剧中的其他细节和语言也不错,比如,那句,“必须开据死亡证明才能证明其死亡,即使人死了,但他如果没有死亡证明的话那他还是活的”(虽然很讨厌这一幕,感觉有点刻意)“现在巴黎的巴黎人越来越多了,我们要把巴黎人赶出巴黎”我也印象深刻。还有其他细节,比如很长很长的门牌地址,电话号码这些,都不错,有点诙谐,只不过在重复啰嗦的提问后,在报出这些很长的数字的时候让人感到繁复。总得来说是部不错的话剧,但有些注重了细节却忽视了整体。看完剧后有个导演演员和观众的交流,说实在虽然像种剧的导演很年轻很自我,表达自己想表达的,不是很在乎观众的评价,其实他们最在乎观众了。当然还没到交流,老姐就迫不及待的把我拉出剧场。事后,老姐说,恩,够逼的,虽然看不懂这是什么东西但还是有点意思,以后有的话再叫我。。。。听完,我晕倒

摘自:http://kangkang373.blog.163.com/blog/static/166141272008020115144559/

 

 

他们迷失l了,王伟、张涛、赵莉、李敏,无数个他们。第一幕的一声太平歌词,把你从回忆里拉了出来。宅男张涛家里来了中学同学王伟,王伟奉四哥的命来砍他的右手。张涛定了满汉全席打算不醉不归,送外卖的李敏和老板娘张莉又恰巧同是双拥路中学的同学。于是,四个人玩起了少时的游戏,半醉半醒的他们又相互错乱了身份。一断断精心设计的对白让四个人陷入了集体迷失的荒谬。狂欢后生命的无聊与无趣在每一张前一秒还欢腾的脸上即刻转成了空洞,那空洞的停留就好像是自己生活的一个个剪影。一直看不清的视线就是我们平时对视时的距离,人与人的关系是不真切的却又满堆着笑容,我们永远看不清他人的或者自己的心,我们看清楚的从来只是外卖上的菜单,和无数打包的饭盒。一箱一箱的钱换来一堆一堆不环保的饭盒。一箱一箱的欲望填补一堆一堆的空虚和迷失。
聚会相认High到顶点之后,迎面而来的,是轰然倒下的2百万立方米的空虚…… 让昨夜如记忆美好的双拥路渐渐在心中滋长。这是美好的心愿,只是时代虽仓促,人虽好似浮游,但是集体的迷失将现在及更长的未来里是寒夜里保温毯包裹中的美梦。而真正春天的故事,我们需要更坚定、更大范围、更具破坏力的复兴。
散场的路上,那些本已淡忘的记忆浮现,演出与现实的交汇达到高潮:
“啊,原来你是天山一小的,我是天山二小的阿!
原来你也从玉屏菜场走啊!我每天放学都从里面走!是阿,是的啊,我是姚连生中学的,对阿,对的阿,我也最喜欢看他们剥蛇杀青蛙了!
什么,你住在古北支路?我也住在古北路啊?什么,我不是那头的,我也是苏州河那头的,对,就是你边上,我们一定见过!
你说,有天放学我用萝卜丢过的那个小姑娘是不是你!”  

摘自:http://qqevening.spaces.live.com/Blog/cns!EA00E84330A6B1FA!3332.entry

 

 

 

第一次看舞台剧,结果一不小心还遇到了这个不是很容易看懂的所谓“实验剧”
奇怪的数字,陌生又有些熟悉的场景,肆无忌惮的讽刺与夸张
能看出编剧在用一些细节暗示着些什么,但我又不知如何去用自己的语言去描述我自己的感受。
那些奇怪的数字,数字时代的生活?
勉强的笑容,敷衍的对话,人与人之间脆弱的真情?
程式化的外卖,夸张的金钱,口头禅式的“不醉不归”,一切生活变的机械?
用一些似乎很熟悉的共有记忆去维系当下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看似熟悉的朋友的背后似乎根本不曾认识?
“盛宴”之后的无聊与空虚,混沌与模糊,角色的错位,情节的反复,以及最后的纸箱的“崩塌”,焦躁,功利,虚假之后的必然的结果?

摘自:http://walkerzhang.blogbus.com/logs/14164482.html

冻得哆哆嗦嗦去可·当代看了这场演出, 我们坐在最前排,可以清楚地看见演员脸上的细微表情。
其实几个人貌似认识又似乎不认识,似乎是确定的时间又似乎不是,貌似事情真的在发生有似乎从没发生过。坐在那里我的感觉就是不知道自己在哪里,会被突然响起的电话声吓到,会被蓝光下的背影带到另一个空间。
有人说戏的前面觉得剧本太棒了,到了后面却有些脱节。其实我是觉得到了后面戏眼出来了,尤其是那个身份换掉之后的重复,简直太棒了!那才是重点:时间是不确定的:你不知道到底是四十一世纪还是十四世纪;是否认识这个人是不确定的:明明似乎是一所中学毕业却对一个简单的“爸爸的哥哥叫什么”有着不同的答案;这个人是否存在是不确定的:明明是这个名字可能全盘反掉;是否发生过是不确定的:谁知道到底有没有杀过人!
生活大概就是这样的吧,混乱且充满可能性,也可以说没有任何一种可能性。只是这样而已,貌似又无能为力。

摘自:http://www.mtime.com/my/925795/blog/868234/

 

故事是一个很单纯的故事,4个中学同学的相认,通过共同的双拥路中学的回忆,最后一起唱出可爱的校歌.
结束后的讨论让我发现去看的人好多都是很有想法且很会表达的人.他们基本都问我了我想问的问题.但是编剧的回答实在给我们太大的想象空间.呵呵,也许他自己也还在揣摩他自己真正的意思吧.说的嗲一点,艺术就是没法定义的.
看完出来发现天下起了小雨.呵呵,感觉一下子就来了.正巧没有带伞,给了自己一个淋雨回家的机会.家不远,20分钟步行肯定到了.这20分钟走的特别舒服.

摘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4d7a031901008i29.html

 

双拥路共富花园小康饭店利民桥劳动路...
连胖老师宝钢流氓集结号统统扔了进去

站着看完两小时
说实话还真算挑战人的耐心

无聊无谓无意义
高价高耗高污染

人与人的关系浅薄得只剩表面大笑与唏嘘
记忆可以在一秒钟内灰飞烟灭
一切都是虚无荒诞
无真无假

扔纸牌扔盒子扔杯子
白色污染阿~~(心痛一下..)

最后
那一排箱子轰然倒下的时候
所有那些什么大概也都轰然倒下了(“那些什么”划线部分可由大家自行填入)
然后心中只有两个想法——
1.牛!有这么一出也不枉我舟车劳顿了.
2.一座“钱墙”倒下来...(因为在他们<或者说我们将来>的世界,一顿外卖是要用一“箱”钱来付款的)

膨胀过后
什么都会倒
膨胀过后
什么都不留

另外,对那首《双拥路校歌》印象深刻
(其实他们在唱的时候我也在拼命回想我的中学校歌,结果徒劳...)
然而此刻,我倒是突然想起我的小学校歌的第一二句——
“我们/我们xx小学/是所好学校”x 2, 其余一点不记得
于是哑然。

摘自:http://daphneneve7.spaces.live.com/Blog/cns!275917A3C596C045!3984.entry

 

 

摘自:http://www.ilenin.com/?p=389 作者:安澜洪

 

 

这种剧是不能细节主义的去抠DETAIL的。重在感受。场景只是屋子的客厅。无逻辑的对话和无厘头的事件是这出剧的特色。虽然并不是很实验,但从冗长而毫无意义的电话号码,数字惊人的外卖账单,收饭盒递饭盒扔饭盒的循环动作,有问无答的对话中,觉得编剧和导演是在讽刺当下物质化数字化的生活状态。当我们已经成为一个个无意义的符号的时候。。
这出戏的主题也许是有关记忆的。
我不知道到底这些事情有没有发生过。可能导演的灵感只是来源于生活中常见的镜头:
当A君兴高采烈冲你打招呼说“好久不见”的时候,你却忘记在何时何地与他有过交集,你的反应只能是莫名其妙然后说些客套话敷衍了事。
于是这一镜头被无限扩大和扭曲到今天这样一出荒谬的戏?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座双拥路中学,每个人都住在共富花园。每个不得志的小人物都会是张涛或是王伟,正如他们的名字一般稀松平常。而在数字化的今天淹没在物质的浪潮里,成了一个个符号。
当那些温暖我们的记忆和名字逐渐地远去。
这个时候名字又有什么意义,而记忆又有什么价值呢?
你不应该忘记那些人啊?可是你却偏偏忘记掉了。
在这样一个快节奏的世界里。
或许也有一天,有人会冲你说,嗨~XX啊。不记得我了?那时候你住在我家后面的那栋楼里?我们是双拥路中学的同学啊!我叫王伟。
最后谢幕的时候导演出来了。。很文艺啊。。我第一次看到真人留那么长头发的。

摘自:http://liyinhao.yculblog.com/post.2905149.html

 

 


一出生就在走向死亡
不管是奔跑还是散步
死亡不依赖与我们的节奏
死亡是以死亡自身的节奏
我们所做的只能是------
恐惧


关于我们的工作
我们就这样机械的使用身体和大脑
像一个编好的程序
开始
向左接
向右送
没了?
结束
我们的灵魂呢?
我们自己呢?
他们在哪里?


似乎总能为举杯欢庆找到理由
似乎我们总能把一切的空虚与绝望
像一次性酒杯一样扔到身子的后面
我们转身时
却发现了满屋子的酒杯
我们打扫屋子
装到城市角落的垃圾桶的时候
我们发现------
整个城市到处的白色的酒杯


无边无际的空虚
就像是无边无际的宇宙
笼罩着我们
推到墙也许是个笑话
因为我们根本不知道这墙在哪里
我们感受得到
却无法触碰
我们被嘲笑的失声痛哭
歇斯底里

 

摘自:聆舞艺术论坛 http://www.linc2.org/forum/wdbread.php?forumid=3&filename=f_130 发言人:minus273

 


傍晚,下着雨,很冷,一个人去看话剧,我来回绕了二圈,好不容易找到可。当代艺术中心。
《昨夜的双拥路》是我看的第一场话剧。
人来了不少,偌大的一个场地被挤的满满当当,四周是一堵堵纸箱堆砌起来的墙。坐在第三排的边缘,视线被挡的有些迷离。
说真的,我没怎么明白,只是凭着感觉在看。
故事没有具体内容可讲,二男二女,四个在这社会上普通的不能普通的人,因双拥路中学而重新认识,却又在这种认识中迷失了自我,重复的情节,夸张的表演,简单的游戏,繁杂的数字,一切在简单的不能在简单的情节中,很乱,很乱。
偶尔在寂静的房间里突然响起的震耳欲聋的电话铃声,让每个人都震动了一下。
在这个迷失的世界里,每个人都能找到自己的影子,迷茫,无奈,重复,将就,不自信,迷失的自己,迷失的身份,迷失的情节,让人生出一种无法捕捉的自我。
最后纸箱墙的轰然倒塌,是蓄意还是无意,让人浮想联翩,导演卖起了关子。喧闹过后的舞台无端的生出了环绕不去的空虚。
也许这就是一个所谓的抽象剧,概念剧,一百个人心中有一百个关于《昨夜的双拥路》的看法,一百个人心中能品出一百种关于《昨夜的双拥路》的味道。

摘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577a9301008f7s.html

 

 

 

话剧中的角色们相互交换着角色。讲述一个关于和过去相遇的故事。我猜测,它想讲述现代人对于自己的身份的无从认证性。
我们都有一个号码来区别彼此。
可笑的是这个号码甚至都会有重复的概率。
你说你是你。
那些纸箱子在最后的一幕中倒塌下来。我的心脏小小轻轻地跳高了一下。

摘自:http://seasoninseasons.blogcn.com/diary,13324108.shtml

 

 

周五看了个实验舞台剧《昨夜的双拥路》。现在回想起来,真有点后怕,自己会不会在五年,十年之后,变成如话剧中的四个主人公,生活在一个无聊的社会,过着无趣的人生,麻木的生活。梦想不把握住的话,真的是会越走越远。

摘自:http://yg0537.spaces.live.com/Blog/cns!3F6A9518C0F87450!1978.entry

 

  四哥--这个人物从未出现却贯穿始终。他代表了我们这个躯干所存在的外面的世界(相对于内心世界),比如我们所从事的那份不是很有兴趣但又无法抛弃的工作、那个套住了我们身心的钢筋混凝土的牢笼。。。王伟对于跟着四哥到底做些什么又能得到什么根本不清楚,却还是终日慑于他的淫威,为他所驱使。而对于张涛,一个多年来生活在自己世界里的孤独的作家(以前的同学都不认识甚至连母亲电话都没有),四哥也决不会放过的,时间早晚而已。其时,他们被四哥带走的又何止一条胳膊。
  超长的电话号码--张涛打电话叫外卖,电话号码估计得有50位。现实中,固定电话从6位升至7位再8位(应该不会9位了),还有手机号码11位。。。号码是越来越长,越来越多,但真正能说上知心话的几何?更多时候我们只是在和物质追求上“志同道合”的人儿说着废话,喝着闷酒,做着无聊的游戏。。。
  他们--剧中第一次提到是李敏听到门铃后惊悚地说“是他,是他来了。。。”,出现的是赵丽;后两次都是两个女生听到门铃后惶恐不已:“是他们,是他们……”而门外只有一箱啤酒。“他们”究竟是谁?为什么连面都不露只留下啤酒?萨特说“他人即地狱”,认为他人是一种异己力量,会使我们感到身不由己,使我们焦虑不安,妨碍我们的自由。正当我们如剧中人般暂时忘却痛楚,沉浸在对往昔的回忆中时,门铃响了,“他们(也许只是另外几个赵丽)”送来啤酒然后悄然离去--我们都害怕不用镜子就能看到另一个自我,尤其是在这样的夜晚:一个人,可以独自体验孤独之滋味及思索内心之追求。可啤酒这廉价的同情却硬把我们拉回到白天的地狱里历练!况且,借酒浇愁愁更愁,对于“他们”的到来,我们怎能不恐惧!
  舞台周围的高墙--如果不是为了方便观看,墙应当是四面的,它是张涛构建的一个与世隔绝、封闭自我的乌托邦。但这理想中的世外桃源终究没能抵挡住外面世界的冲击,轰然倒塌!在这样一个物欲横流的世界,坚持哪怕只是一点儿自我都何其难哉!
  校歌、双拥路中学--那首费了大劲才唱起来的已经弄不清楚年代的校歌以及后面这个在抗日战争时期兴起直至今日仍保有其中国特色的名词究竟代表了怎样的含义呢?那记忆即便模糊,却仍能使剧中人物回归片刻的安宁;可如果有一天,少时的理想蜕变成恶作剧,而回忆也变得不那么真实,我们还能到哪里去寻求一丝慰籍?难道只能像他们几个一样相拥在一起傻傻地大笑?

一位无锡观众的评论